科技是黑白的,唯有人性之树常青
拙见说
2017年还有几天的时间就要结束,各大媒体都在整理年度主题。
对拙见来说,新旧交接之际的核心主题是:这个时代的人们,应该为什么样的过去、现在或未来奉献自己的一生?
该如何描述过去、现在和未来?
人有两个对手:第一个从后面,从源头驱迫他;第二个挡住了他前面的道路。
卡夫卡说,人跟这两个敌人交战。
人的梦想是在一个出其不意的时刻跳出战场,凭着他在战斗中的 36 36492 36 13280 0 0 3167 0 0:00:11 0:00:04 0:00:07 3167验上升到一个裁判的位置,旁观他的两个敌人彼此交战。
但我们无法弃绝任何一条从过去走向今天的道路,今天的人们,是在不同的十字路口告别过去,不管是自己还是其他人,都应该被看成是创造新时代的先驱。
Question 1
你为何对未来焦虑?
当预想未来新世界是什么样子时,我们想到了格林兄弟所编撰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故事里的一段话:
镜子,墙上的镜子,我们之中谁才是最美的?
今天的社会,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评判的,但我们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却受到内心情感的支配。
对未来的构想,传达出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取决于人们在心理情感上对目前所处时代的看法。
一些发展现状会让我们焦躁不安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它们放入当前的背景去思考,或者因为我们仍旧生活在昨天的背景里。
——约翰·奈斯比特
在“昨天的背景”和今天的发展现状之间,可能是那些陈旧的教条,是父母不知道如何教育今天完全不同于他们当年的孩子,是年轻人不屑再向父母和长辈学习,是人们今后不愿再像前辈一样生活。
Question 2
从哪里获得解决办法?
新时代的年轻人既不能否认自己的父母,但同时又不能简单、顺从地接受父母的言谈举止和行为方式。
这样,他们便学会了寻找新的教师作为人生的向导,学会了以那些适应性强的同龄伙伴作为自己行为的楷模,天长日久以后,他们便从那只有父母能够忍受的群体中悄悄地消失了。
今天,持不同观点的年轻人很快发现,以往那种解决方法不再可行。
他们与自己父母之间的隔阂,同样存在于他们的朋友与朋友的父母之间、他们的朋友与自己的老师之间。
而这类问题在父辈要求他们认真去读的经典书籍或色彩鲜艳、装潢漂亮的新教科书中,都没有现成的答案。
——玛格丽特·米德
玛格丽特·米德用“后喻文化”来概括这种现象,在这一文化中,代表着未来的是晚辈,而不是他们的父辈和祖辈。
Question 3
谁挡住了前面的道路?
但向这个所处的时代学习,往往也可能因为那些非常聪明的人挡住你前进的道路。
“留声机没有任何商业价值。”
——托马斯·爱迪生
“谁又会想听演员说话呢?”
——华谊兄弟创始人哈里·华纳
“iPhone没有任何机会获得可观的市场份额。”
——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
……
你越聪明,就越有理由相信自己正确而他人错误。聪明人并不总是能看清楚在他们的周围实际上发生了些什么。
历史上绝不缺乏各种预测“趋势”的事例,实际上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能够“看到”趋势的聪明人,只不过几乎不可能有人可以看到未来的全貌。无论你自认为有多么的聪明,永远也不要自以为能够预测未来。
——史蒂文·霍夫曼
Question 4
什么是下一波变革的海啸?
今天,与这一情形类似的是,面对关于人工智能狂轰滥炸的讨论,整个人类同样面临一个困境:人是否将被AI替代?
这个问题假定了,人是我们已知的最高级存在,这是我们从罗马人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个假定。
现代科学引以为傲的地方正在于,它已经能彻底将自己从所有这些人类中心的,亦即真正人文主义的焦虑当中摆脱出来了。
虽然有些科学家宣称,计算机可以做“人脑所不能领会之事”,但这总的来说是一个奇怪的、令人担忧的主张;因为领会实际上是心灵的功能,从来不会是脑力机械运动的结果。
——汉娜·阿伦特
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
Question 5
谁能做未来的先驱?
科技的发展,让今天的大多数人得以有机会去思考原来属于少数人的困惑。近两年,人工智能已经持续引发了一系列轰动的事件。毫无疑问,人类的某些职位将会被人工智能技术取代,也有更多的工作将和人工智能结合并存。
那么,人应该如何定义自己呢?面对未来人工智能的挑战,又具备什么优势呢?
我们人不应该称自己为“智人(homo sapiens)”。
也就说,我们人的特性和优势并不是我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比其他物种强;现在的脑科学研究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我们人类最优越的思维能力,可能并不是这些认知加工的能力,因为人工智能有可能在这些方面比我们人类做得更好。
我们人独一无二的卓越智能可能是我们人类“计划未来、憧憬未来、想象未来,创造未来的能力”。准确的说,人应该被称为“期望人(homo prospecteos)”。
——彭凯平
当种种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一一呈现时,人们不再局限于昨日生活的背景中,对未来构想的判断不再受内心情感的支配,“我们之中谁才是最美”也变得无关紧要,这个时候,才给我们提供了足够开阔的视野,去思考赖以生息的人类文化。
12月30日,拙见“珠江投资1/4世纪-上善若水•大趋势”主题演讲活动将在北京水立方举办。这一次,《掌控大趋势》作者奈斯比特夫妇、Founders Space创始人史蒂文·霍夫曼、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教授将来到现场,和我们分享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思考。
本次讲者
01
约翰·奈斯比特&多丽丝·奈斯比特
约翰·奈斯比特,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埃森哲评选的全球50位管理大师之一。1963年,他被肯尼迪总统任命为教育部助理部长,还曾担任约翰逊总统的特别助理。主要代表著作《大趋势》被称为“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的撼世巨著。
多丽丝·奈斯比特,全球社会、经济、政治趋势观察家,天津奈斯比特中国研究院院长。与约翰•奈斯比特联合著作有《大变革》《中国大趋势》《成都调查》等,并在《中国青年报》设有博客专栏。
02
史蒂文·霍夫曼
史蒂文是南加州大学的高材生,硅谷重量级创业教父、天使投资人,也是《福布斯》杂志排名第一的创业孵化器——Founders Space创始人,大家都称呼他为“霍夫曼船长”。
自成立Founders Space以来,史蒂文·霍夫曼已经指导并培训全球数百家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并被《纽约时报》、《福布斯》、《快公司》等欧美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作为一位连续创业者,他深谙硅谷创新的秘密,同时也清楚中国创业者的创业瓶颈,他的演讲常常为中国创业者的创业之路提供了另一种思维视角。
03
彭凯平
彭凯平教授是现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系主任,被誉为“中国积极心理学第一人”。他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
人类与人工智能相比,人类思维的优越性也许不是它的认知和学习能力,而是人类计划未来、憧憬未来、想象未来,创造未来的能力。
04
田延友
“没有领导例行公事的讲话,没有嘉宾平淡无奇的致辞,没有蜂拥而至却又不知为何而来的职业观众,没有心灵鸡汤,没有感动一刻,只有触及心灵的21分钟演讲。这就是我要的我们的拙见。”
田延友不仅是拙见的策划人、出品人、主持人,同时也是分歧者、挑战者、困惑者,现在他想要和这个世界谈谈:我们在这个平台上做的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传播,不盲从、不跟风。在这里,我们要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在这里,我们不需取悦任何人。
活动详情
时间:2017年12月30日 19:00
地点:北京·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
交通建议:乘坐地铁,奥体中心站(8号线)B1出口,奥林匹克公园站(8号线、15号线)E出口;
开车的观众,请从奥林匹克5号安检口进入停车。
友情提示:请您携带好个人身份证,领取同声传译设备时须作抵押使用。
参与方式
本次活动不对外售票
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
将有机会获得跨年演讲入场门票!
参与步骤:
1.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生成一张你的专属海报。
2.将个人专属海报分享给好友、朋友圈。
3.当获得足够积分后,点击【兑换商城】,填写联系方式即可兑换本场活动入场券啦。
❤
更多文章请点击
体育东店|020-85260827
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27号
天河北店|020-85266647
广州市天河北路460号沃凯街首层
中信后街店|020-38909737
广州市天河北路233号中信广场BM层后街3号
正佳Hi百货店|020-89287230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228号正佳广场四楼Hi百货
珠江新城店|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公交总站
旭亚·1200囍仓|广州市天河北路460号沃凯街负一层